为深化学生对草原植被类型、植物群落结构及生态功能的认知,6月29日至7月12日,农学院2024级草业科学专业师生赴呼伦贝尔典型生境开展为期14天的植物分类学实习。实习地点包括额尔古纳小乌尔根、陈旗特泥河、陈旗呼和诺尔、牙克石云龙山庄及莫拐地区,实习区域涵盖河滩草甸、灌丛、草甸草原、河流湿地及落叶松林等多种生境。

在实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标本采集、压制与鉴定,系统掌握了不同植被类型的植物组成及适应性特征。额尔古纳小乌尔根河滩地势低平,土壤湿润,以杂类草草甸为主,优势种为羊草、拂子茅等。陈旗特泥河草甸草原土壤为黑钙土,地势开阔,优势种为贝加尔针茅和线叶菊,伴生柴胡、黄芩等药用植物。 陈旗呼和诺尔河流湿地湿生植被以芦苇、香蒲为主,边缘分布莎草科植物,如扁秆藨草。牙克石云龙山庄,山坡草地与林缘交错带,生境异质性高,土壤瘠薄,群落耐旱性强。

本次实习将课堂理论融入野外实践,强化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培养具备生态视野与草业技能的专业型人才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