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 农学院欢迎您!

    今天是: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组织机构
 
农学院药品库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08日  访问量

为建立健全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和运行机制,指导应急处理工作,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正确处置各类药品全突发事件,高效组织应急救援工作,根据最大限度地减少药品安全事件危害,确保我院师生用药安全。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坚持以人为本和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快速反应的原则,制定本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药品库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成立应急领导小组

安全防护应急小组由院系领导及各环节干部组成。

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全面负责组织实施特殊药品突发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领导、组织、协调事件应急救援工作。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的政策和具体实施细则;负责事件应急事项的决策;负责发布事件的重要信息等。

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领导小组应当立即进入应急工作状态,迅速设立事件应急处置现场指挥部营地,指挥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确定应急救援的实施方案、警戒镇域、安全措施;及时向县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报告事件有关情况;根据实际情况指挥救援队伍施救;负责对事态的监测与评估;研究解决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必要时决定采取有关控制措施。

.建立严格的药品库监管制度

1.对药品库实施严加管理,药品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必须依手续发放和使用危险化学药品,杜绝易制毒化学品和危险药品从药品库流入社会,特别是杜绝有毒药品流入学生宿舍。

2.建立易制毒化学品的登记、自查制度,自觉接受公安机关的查验,并定期向公安机关禁毒机构报送运输、使用、储存易制毒化学品情况。

3.建立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存放制度

常用的危险化学品按照其主要危险特性分为8类: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及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腐蚀品、放射性物品、有毒品以及易制毒药品。

其中易制毒化学品有:第一类:邻氨基苯甲酸;第二类:苯乙酸、醋酸酐、三氯甲烷、乙醚;第三类:甲苯、丙酮、高锰酸钾、硫酸、盐酸。

4.各类危险化学药品分类存放,并且保证做到以下注意事项:

1)保证与禁忌物分开存放并保证与“避免接触的条件”不接触;

2)并做好防挥发、防泄露、防火等安全措施;

有毒的化学品,要由专人负责保管,对药品的使用及领取作详细记录;

3)使用腐蚀性化学品时要注意个人的防护;

4)不能把浓酸、浓碱气化剂和有机物质放在一起,否则会引起爆炸和燃烧。

5)使用易燃易爆化学品时,应在通风橱内进行,远离热源、火源,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加热挥发,须采用水浴加热,严禁用明火,并在通风橱内进行(电源开关、电源插头等须在通风橱外)。

.安全宣传教育及处罚工作

学院加强对提高教师用药风险和责任意识,加强学生药品安全知识的教育。对违反规定的实验室管理人员和药品使用者视情节轻重给于批评教育;对因工作失误造成工作事故和严重后果的依据呼伦贝尔学院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对造成严重后果、危害社会、触犯法律的,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药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

1.应急领导小组人员应随时保持通讯联络畅通,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应立即进入应急状态。

2.应急小组人员要及时调度、汇总应急工作情况,迅速组织开展突发事件的调查及现场处理工作。

3.对药品失窃、爆炸、引起火灾、以及药品中毒等其他伤及任课教师和学生等情况,积极开展伤员救治工作。

4.对突发事件采取现场紧急控制措施;对由于药品质量引起的事故,查明事件原因,对质量可疑的药品进行抽样送检,依法提取有效证据。

5.对失窃流入校园和学生宿舍的有毒药品,要立即采取紧急控制措施,对流转渠道进行全面监控,控制突发事件的进一步发展。

6.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呼伦贝尔学院 农学院 学校地址: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呼伦贝尔学院学府路83号
   Copyright ©  2015